4月12日,台儿庄发布称,一居民外出挖野菜,与另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在同一地方停留,两人都没戴口罩,该居民随后被感染新冠病毒。经分析判断,此次病例为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。目前,挖野菜场地被消毒,相关单位呼吁群众,出入要戴口罩,加强防范。
气溶胶知识科普
香妞儿AAFL.CN小编了解到,气溶胶是一种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或者液态的微粒,对光线有散射作用等特性,平时天空呈蓝色,太阳落山时却变成红色,就是这个原因。此外,气溶胶不会因受重力而沉降,可以在大气中悬浮长达数月、数年之久。
气溶胶颗粒大小一般在0.01~10μm之间,例如花粉等植物的气溶胶粒径为5-100µm。气溶胶来源很广,形状多种多样,有像球形的、针形的,也有片状的、不规则形状的。
稳定性方面,气溶胶一碰就聚结,生成液滴(雾)或聚集体(烟),且过程十分迅速,因此,气溶胶的胶体分散体系非常不稳定。
气溶胶对环境的影响有:一,影响大气成分,对云的凝结核、雨滴、冰晶形成,以及对降水的形成、降雨量的多少都起着重要作用。二、破坏臭氧层,杀虫剂、油漆、喷发定型剂等物质产生的气溶胶,与加入氟化物的碳氢化合物在空中发生化学反应,会破坏臭氧层。三、造成环境污染,雾霾的出现与气溶胶有关,而烟雾、硫酸雾、光化学烟雾等会造成大气污染。
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感染?
研究表明,气溶胶传播是新冠空气传播的一种,尤其是狭小和密闭的空间,如果病毒形成了气溶胶且还存活,居民在这些地方呆太久,就会增加传染的可能。相关数据显示,新冠病毒在空气气溶胶中最多存活3小时。
那么,如何预防气溶胶传播感染呢?香妞儿AAFL.CN小编告诉大家:第一、平时要规范佩戴口罩;第二,及时通风,降低空气中气溶胶浓度;第三,定期对周围环境消毒,以降低病毒密度。
相关资讯:广州、宁波现疑似气溶胶传播感染新冠事件
2021年5月21日,广州也曾出现一例类似气溶胶传播的病例,郭某(化名)曾到一医院门诊,而门诊的窗口之前有一例输入性病例停留过,位置相隔77cm,结果郭某被感染新冠。专家推测,两者时间、空间交叉,且基因序列高度同源,很可能是气溶胶传播。
2022年4月10日,宁波疑发生一起气溶胶传播感染新冠事件,一确诊病例骑自行车进入地下停车场,同一时刻,另2名未戴口罩的续发病例在该处停留。专家表示,他们之间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导致感染。更多热搜新闻,上香妞儿AAFL.CN。